去年我接了一個低收二代脫貧的案子
裡面的孩子大部份是高中職的學生
是我沒想過自己會服務的族群
案子的主軸也大多是單次性活動
不是我所擅長的長期、持續的服務
因此做起來格外辛苦
案子結束之後
我輕鬆了許多,心情也非常愉快
現在回頭看看
發現其實這一年來
即使對案子的性質、長官的要求與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有很不好的經驗和感受
但孩子們的樂觀、開朗
也影響了我應該學習他們在逆境中生存的韌性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叫光頭的同學
第一次和他講電話、邀他來參加活動的時候
覺得這個大男生 怎麼像個小朋友一樣
囉哩巴嗦又非常的膽小
但是很壞的我覺得他很好笑
因此對他留下了好(笑?)的印象
後來每到了活動前夕 我和我同事就要一直打電話
把所有的孩子找來參加
找他的時候他都有成千上萬種理由
說他沒坐過火車 不知道怎麼到中壢
或是他不想去想要讀書之類的
還記得有一次活動
我還幫他找了一個替代役男載他來上課
也常常鬧脾氣和人吵架
總之是個很不勇敢又總是逞強武裝自己的大男孩
去年案子結束後我們決定不再續接這個計畫了
孩子們陸續得知這個消息
也開始知道人事不可能永遠都不變
光頭曾經跟我說:「你走了我該怎麼辦?」
我聽了有一種:「你是我兒子喔?我走了有什麼關係?」的感覺
但其實我的內心 是很感動的
今年我和他們的交集會漸漸趨近於零
未來或許我們走在路上還認不出彼此是誰
但如果這一刻
他們開始對人產生信任、對未來充滿希望
那麼記不記得誰也不重要了
心底的感動要永遠記得
未來的路才能夠走得更寬廣 更有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